參加 Epoch School (YEF) 的半年裡,我所得到的收穫

大四上的時候,我決定報名參加 Epoch School — 未來創業人計畫(YEF)。很幸運地受到評審的青睞成功進入接受培訓,也很開心能夠成為最後參訪階段的代表。參加 Epoch School 是我大四下的一大重心,相較大三忙著交換、忙著拚課業、大二忙著打競賽,這學期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在這篇文章中,我會介紹當初參加的理由,以及完整參加過後所得到的收穫。

緣起

「Why Epoch School?」是我在報名 Epoch School 的創業人計畫(YEF)前思考最久的問題。近年來有這麼多的學習型活動,如 STP資訊種子商業思維學院知青ATCC⋯⋯到底要選哪個?

大約大三時,我漸漸對「技術創業」開始感興趣。三上,在北京大學交換時,透過實際參訪騰訊、Hulu 與 Airbnb 等企業,我看見了透過科技改變人們的生活的公司;在實驗室做專題時,我實際感受到實驗室老闆對於如何將軟硬體整合並實際導入工廠所需的熱情。我漸思考,在技術方面,我可以在學校系統性學習專業知識、或輔以課外自學。但在創業方面,有什麼方式能更實際地提升我對創業的完整認識呢?

於是我決定參加 Epoch School 的創業人計畫(YEF)。其實早在大二,我就知道 YEF,也聽過數次學長姊的分享會,當時就感受到學長姐對於「做些什麼改變」有很強烈的熱情。大一大二的我也致力於「做些什麼改變」,但當時沒報名參與是因為覺得自己還不夠成熟,知道自己有什麼錯誤應該要先改、先反思沈澱。一直到了大四,我對團隊合作、技術、商業模式都有一定的認識後,才決定報名參加,想看看能得到什麼成長。

這半年來得到了不少啟發,在接下來的段落中,會以團隊、輔導長與業師、海外參訪的順序,來分享一路下來的心得。

團隊:目標、願景、定位

我認為組隊制度超有趣。通過報名審核的同學會在寒假時於臉書社團自介以找到未來的隊友。當時在北中南各有幾場茶會,算是個認識彼此的大平台!

了解個人目標

上大學後,我曾參加與辦過一些活動。我常在想,為什麼有些活動辦完後很多人都會離開,而為什麼有些組織能吸引學長姐不斷回來?

輔導長剛參與團隊時,第一個問題就是問我們每個人參加的目的。有些人的答案是認識朋友、有的想出國參訪、有的想學新東西。現在回顧,一開始的我對這個問題並沒有特別的體悟,直到團隊走到一半,開始發現儘管隊友們能力很強,但在不同的事情上處理的成效有所差異。我才理解,事情讓對的人做,才能激起完成事情的熱情、才能發揮團隊的最大效益。

保持目標導向

在思考商業策略時,團隊常常會陷入無止盡的討論 — — A 覺得這樣的作法比較好,而 B 就提出另一個方式 — — 激辯到底哪個方案最好。儘管深入的討論是好,但一拖再拖的會議除了使人身心俱疲外,還可能會排擠掉團隊成員的個人時間。

「看你們的目標吧」是輔導長最常用來思考的切入點。如果目標模糊,討論會變得發散,到頭來也忘記為何在討論這個。後來,除了每次會議都會訂好下一次會議的目標外,若討論時開始出現超時或有人跟不上,隊友們都會站出來回顧一下今天討論的目的 — — 現在在討論的,有助於達成我們的目標嗎?如果都有,那可能就沒必要分出哪個作法比較好了。

願景 v.s. 解決問題

在團隊的中後期,在與彭念劬業師訪問的過程中得到一個很有啟發性的問題:「列出你覺得創業最重要的三件事,按照重要性依序排列」。

身為從小到大都是理工宅的我,很自然以痛點、解法、競爭優勢去做排列。過去的訓練讓我渴望找到很難的問題,並以極度優美的方式解掉,最好別人還做不來,藉以建立龐大的護城河。

最引起我反思的是,有些隊友將「願景」排列在第一個。業師的想法也很類似,都認為回答「為什麼要做這個問題」是比起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的思考。若團隊成員對自己為什麼做這件事、做這個產品或服務都沒有共識,又何來後續的合作,又怎麼走的長遠呢?

自己的定位

參與的過程讓我發現了一件原先沒思考過的事情:自己的定位。找不到自己在團隊中的定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這也可以呼應前面提到為何組織會有很多人離開,以及為什麼企業時常留不住人。

以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來說,我認為定位處於歸屬感的階層。如果歸屬感這層無法滿足,就很難自我實現。新創團隊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撰寫文件、客戶開發、使用者訪談、產品設計、工程開發、財務規劃、商業模式⋯⋯但如果自己擅長的事情,有另一個更擅長的人做得更好,那該怎麼辦?

跟產品一樣,定位是找出來的。必須不斷去思考,別人做的這一件事情,有沒有他沒做的那麼好的地方,或是有我可以一起補足的角落?

我們的團隊

我很幸運能夠跟一群極度有想法的瘋子們一起度過這半年!我們的團隊成員來自不同的大學、有完全不同的成長背景。舉凡商業模式、產品設計、業務開發、用戶研究、品牌營造、行銷推廣都有相當專業的隊友。若沒有你們,我根本就沒辦法得到這麼多成長。

https://miro.medium.com/max/2956/1\*7X3xKtMZEsTfUUXzwb2r_g.jpeg

輔導長與業師指導:從不同的視角看同一件事

在 Epoch School 中,除了兩次的創業工作坊外,對我來說最值回票價的是強

大的輔導長與業師群。除了有隨隊輔導長幫助團隊成長外,還能從強大的業師清單中找適合的業師訪問。兩者都能在途中給予非常中肯的回饋。

輔導長:更有邏輯的問、更有架構的想

在參加之前,我曾進行過幾次採訪。因為常常聽到「訪談很吃臨場反應」、「訪談沒辦法三言兩語就快速傳授給別人」,讓我一直覺得訪談很像一種藝術,好像領悟了什麼,但好像又什麼都不懂。

在這半年內,我們約了數次業師訪談,輔導長每次都不辭辛勞地先和我們討論,了解我們約業師的目的,並看訪綱有無問題。最驚豔的是,原本我以為已經列得很完整的訪綱,輔導長會以「問這題的目的是什麼,能否引導、收斂到我們想要的下一步」去思考,避免粗暴地問問題。比方說,我們可能想了解一個問題該怎麼解決,但業師不一定能這麼細地針對問題給出答案。因此,更好的問法是先詢問業師過去有無類似經驗,以及在執行過程遇到什麼困難,用這樣的方式去思考能更接近團隊想得到的東西。這告訴了我其實訪談也能用相當有邏輯的方式去思考,並有目的性地達到更高的成效。

業師訪問:事情沒有標準答案

在約前幾個業師的時候,團隊常根據業師的反饋去修改簡報,希望讓簡報變得更完美。但漸漸,我們開始發現不同業師的意見甚至開始互相衝突。有些覺得競爭優勢放太後面、有些覺得願景陳述太少。反覆修改只會讓團隊越來越累,疲憊的身軀又造成專注度下降。這時,我才理解一路上不斷聽到「不要想要找標準答案」到底怎麼一回事。

我們時常想藉由透過比較來得到最優解,但在現實世界中,最優解甚至有可能相互矛盾或全無關連性。最後,還是得回歸團隊想做什麼、使命是什麼、想表現給人什麼樣的感覺。

除了不要找標準答案外,常聽到的話是「Don’t be defensive」。一直以來,我常去捍衛被提出質疑的想法,試圖以我的觀點說服別人。但我一直沒去區分哪些是觀點(viewpoint)、哪些是事實(fact)。根據事實的討論通常能得到共同的結論,但根據觀點的討論卻總是落入無限迴圈。例如「團隊得到了多少新用戶」是事實,但「團隊認為能保持 50% 的成長率」完全就只是觀點。

輔導長提醒我們「Don’t be defensive」,到後來我才理解,如果我們的說法讓人產生問題,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我們故意埋的哽(讓評審覺得我們功課有做足),而另一種是我們的陳述方式使對方自然這麼去想。所以,與其去爭執觀點,不如先接受他、理解他為何這麼想,接著就把問題放下,繼續下一個問題。如此,才能在短暫的時間內得到最多收穫。

海外參訪:體驗企業家精神,反思自己在哪裡

https://miro.medium.com/max/2956/1\*mIOSyNoPwkOO3j4S0NgImQ.jpeg

今年因疫情影響,沒有辦法像學長姐一樣到國外進行為期十多天的海外參訪(過去是到矽谷、以色列、歐洲等新創與大企業參訪),而改成在大稻埕的思劇場進行為期五天的世紀對談 Future Builder in Great Challenges,邀請國內外的知名人士進行對談,並實際走訪、認識大稻埕的歷史。

我在五天的活動裡,不停地思考「講者是怎麼成就今日的自己」、「看到講者是這樣的人,那我應該更像是怎樣的人」,也利用問答時間提問。可能因為同為資工背景,和 Google 前總經理簡立峰的對談最令我印象深刻。你可能會問,講數位轉型、講未來的工作型態、講人工智慧,能夠講出什麼新意?從演講到問答,我認為簡立峰希望能給我們一個很不一樣的視野:「亞洲地圖要逆時針轉 90 度來看」、「台灣應該看的,是那廣闊的海洋,不要忘記我們是海洋國家」、「我畢業以來,一直都是在台灣做著全球的工作」、「不斷努力、努力、再努力」。我又開始思考,視野的差異到底可以讓人變得多不一樣?這也讓我更體會到環境是如何給人無遠弗屆的影響。

第二天晚上的聚餐,我在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身上看到了企業家的氣魄。他的一字一句,都讓我大嘆他的精神怎麼會那麼好。經歷了三四十年的職業生涯,林憲銘和我們分享了他大學時做的大事、被創業的歷程和待人處事之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林憲銘非常強調要培養自己一貫的價值觀,然後奮力去做想做的事。

一件有趣的事:企業家們總能非常專心地關注當下。有些場合代表們會一個一個自我介紹,而企業家會默默將我們的背景記起來、甚至自動分類,在我們提問時還能緊扣提問同學的背景做客製化回答。我想,這些體貼的小舉動或許就透露了為何他們如此成功?

總結: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對我而言,Epoch School 正是一個達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的地方。

知識有三個階段,認知、感知、覺知,在過去十多年的學習中,大多數的知識都停留在認知階段,也就是「知道有這件事情」,可能是大多數的測驗只測驗到認知階段的知識。但知識要能靈活運用,就必須進一步到感知、甚至覺知的階段。我認為 Epoch School 的核心價值是,讓我對創業的認知從「創業就是在打嘴砲」到了解「嘴砲也是一門藝術」,沒有背後的團隊磨合、定位、願景、方向、技術、訪談、市場、驗證,是打不了嘴砲的,也很容易失敗。透過學習知識並實際去運用它,能對事物有更深層的體悟,最後感受到成長的快樂。

本文經修改後發表於時代基金會 Medium — 技術創業,沒那麼難了:Epoch School 給我的一堂高效創業課